编者按
过去的一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全会部署,与时俱进深化实践“1133”工作思路,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市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即日起,本报刊发“正风肃纪反腐·回望2022”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吉林市纪委监委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坚持政治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立足工作实际,完善制度体系,有力促进了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突出政治引领 增强制度意识
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突出政治导向,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确保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加强纪检监察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法规制度,自觉从中找坐标、找答案、找依据,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体现到制度建设、制度学习各方面、全过程。
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指导推动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带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制度学习,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强化制度执行的坚定性。利用市纪委常委会、机关大讲堂、党支部“1+1”研讨、市纪委监委网站、“江城清风”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平台,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支部定期集中学、“以案代训”帮带学、“纪法专栏”专题学等方式,对纪委工作条例、监察法实施条例等重要法规制度开展全员培训,对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的制度规范组织深入学习、交流研讨,引导党员干部讲学习、重制度、强业务、提能力。一年来,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制定制度21件次。还编印《吉林市纪委监委制度汇编》,作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案头书”,推动提升制度意识、法治理念,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制度体系
立“良法”才能行“善治”。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努力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体系和监督制度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聚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加强新一届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明确16项具体目标,细化41项任务要求,由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定期调度梳理进展情况,以提示单方式及时督促提醒。制定《市纪委监委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分片包访工作办法》,推动班子成员工作重心下移,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先后出台《市纪委监委领导及干部职工请假报备制度(试行)》《委机关支出管理制度》《市纪委监委借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在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违规参与宴请聚餐、工作跑风漏气、纪律涣散松懈“三个专项整治”,有力推动机关转作风、树新风。
坚持用制度指导推动工作。围绕落实监督基本职责,制定《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市纪委监委常态化政治监督清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制定《关于推进村(社区)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统筹推动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下沉,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协调推进落实,村(社区)纪检委员规范履职监督,明确13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督。
坚持用制度规范程序标准。制定《吉林市纪委监委2022年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季度量化考评办法(试行)》,改进完善考评内容、考评方法和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考核工作,推动压实责任。制定《关于构建派驻机构“三化”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实现对派驻机构一体化建设、协同化履职、清单化管理。制定《办理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办法(试行)》,明确适用范围及启动受理、审核审批、组织实施的程序步骤,不断规范办理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
坚持用制度筑牢安全底线。重点推动落实办案安全、保密安全、廉洁安全“三个安全”:在办案安全方面,既制定系统全面的《市纪委监委机关常态化加强审查调查安全工作意见》,又作出简便易行的《市纪委监委机关审查调查安全“八条禁令”》;在保密安全方面,制定《关于加强保密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在廉洁安全方面,既面向班子成员,出台《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十条禁令”》,又面向委机关全体干部,制定《关于严禁违规参加宴请聚餐的规定》等制度规范。
近两年,市纪委监委制定和修订包括工作规程、工作指导、安全保密、自身建设、内部管理等五方面各类工作制度87项,初步构建起系统规范、高效管用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体系。
严格贯彻执行 提升制度效能
“《吉林市纪委监委查办留置案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办法(试行)》出台后,我们细化制定工作指导手册和工作办法流程图,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工作办法要求,推动17起留置案件案发单位召开以案促改专题会、警示教育大会38次,查摆问题703个,建章立制193项。”据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严抓制度执行、落细落实,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市纪委监委着眼完善联动机制,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统筹专项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深化实践“4+2+Z”联动模式,通过建立协作配合机制、线索移送机制、成果运用机制,强化党风政风监督室横向“统”的职责,强化各监督检查室对联系条块纵向“统”的职责,促进各监督检查室专职专责、各负其责,有力推进稳定全市经济、安全生产领域、债权清收、自建房安全、文物保护等一系列专项监督工作统筹协调、有序开展、提升质效。
针对同级监督难点,制定《市纪委开展同级监督具体实施方案》,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向同级党委政府提交工作意见专题报告762份,向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发送监督建议、提示函74份,与同级班子成员谈心谈话398人次。
针对营商环境中的作风问题,制定《市纪委监委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监测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市直五部门作风建设和涉企监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治理,发现整改问题56个,制发整改督办函,形成专题报告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以干部作风转变推动营商环境提升。
为推动各项制度落细落实,市纪委监委印发《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监督推动制度落实的办法》及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深化制度学习宣传、夯实制度落实责任、市纪委常委会常态化研究推动制度落实、全程跟进监督检查、加强制度执行效果评估、严格督查督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等工作推进措施,确保制度执行效果。
(江城日报通讯员 金万方 张权 松花江网编辑 杨世阳)
原标题: 正风肃纪反腐·回望2022 | 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